时间线
真实记录,无需美化 |
|
|
时间 |
动作 |
备注 |
22.30-07.00 |
睡觉,没做梦,睡得很好 |
|
07.00-07.10 |
起床:洗漱 |
早起成功7.00 |
07.10-07.30 |
花了20分钟给别人发东西,感觉是浪费时间了。还着急忙慌的。 |
|
07.30-07.45 |
等思漩收拾,一起下去遛狗,我给思漩的自行车打了气 |
|
07.45-08.25 |
遛狗:两个人一起遛狗的 吃饭:吃了半份热干面,豆浆,几口苹果 |
|
08.20-09.20 |
骑车:路上听播客-文化有限 |
吃东西了骑车充满了力量。很舒服 |
09.40-10.00 |
冥想:先喝水然后冥想 |
|
10.00-11.40 |
工作的同时(20%),写了下面东西(80%) |
|
11.50-12.30 |
吃饭:黄焖鸡 |
|
12.30-12.55 |
楼下 |
|
13.00-14.20 |
睡觉 |
|
14.30-18.30 |
工作,细节没记录了,下楼有放松15分钟 |
|
18.40-19.20 |
吃黄焖鸡 |
|
19.30-20.35 |
骑车回家 |
|
20.40-21.20 |
遛狗 |
|
21.20-22.30 |
系数 |
|
22.30- |
主动学习 |
晚上没钱赚就困了
准时下班;
骑车回家;
到家遛狗;
遛完狗21.20
洗完澡21.55
去睡觉22:30
本来说今晚找我下单付费的人;10点催问确认一下;没回话;好事;我也就不用熬夜了;虽然有点小失望;但是我知道一定会再找来的;只是明天或者未来的一天的问题。
洗完澡都睡觉,半个小时里面想要找事干,但是发现自己没事干,没有能够赚钱的事情;并且发现自己其实是困得很;最近两天的睡眠是不足的;然后就睡觉了
早起成功记录-第一天
2 月 26 日早上,记录我和思漩两个人一起早起成功的第一天。闹钟 7 点响,7 点 01 分我们就直接起来穿衣服。之后我我起来洗漱完准备遛狗。在出门前,思漩说:“我也跟你一起去吧。”我当时开心极了,然后两人一起下去遛狗。我们还买了热干面吃,两人共吃了一碗热干面、1 杯豆浆。8 点 05 分左右,遛狗回来。今天遛狗约 30 分钟左右。早上的空气确实新鲜,让人贪婪地呼吸。今年注定是心情好、充满活力、充满激情、充满动力的一年。早上开了个好头,今天真的是值得记录的一天。感觉今天早上能够早起的几个关键因素;
- 第一个是我定了7:00的闹钟;今天的早起是借助了闹钟的,不然的话自然醒还达不到。
- 第二个是昨天晚上睡得早;睡眠时间应该是充足了,早上起来睡醒的时候身体上是没有不适的感觉了;除了冷之外,没有其他负面情绪;
- 第三个是早上醒的时候,脑海里边有一个想要早起的念头在;再加上最近有一个榜样;我也提前预料早起的时候应该第一件事是什么发现第一件事应该是先起床
当别人给我分享内容的时候-我看不看?
记录这个点之前,对于别人的分享,我是下意识的不点开的。并且有一种排斥心理在。如以下几种情况:
- 思漩分享抖音小红书播客链接,我要不要点
- 妈妈分享视频号来到家庭群里,我要不要点
- 爸爸让我点一下拼多多的时候,我要不要点
- 有人推荐生活方式或者一个好东西给我,我要不要来试试
但是昨天晚上让我触动的是:最近经常会被问道:我给你分享的XXX你看了没。我每次发言都会引起失落感。
刚才在冥想的时候就有一个念头:我为什么没看,是我没把对方的感受放在主要的位置,现在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打错特错。虽然我有两个选择:
去看:无论搞笑的也好,两性的也好,价格贵的也好,耗费时间的也好,肯定是触动到情绪点了才会分享出来。内容已经是经过对方筛选过的。这是前提
不看:就是直接拒绝了,减少了给自己制造噪音的机会,下次对方提起来的时候,我没看,会有一种失望感,逐渐也不会给我分享了。也体现了我自命清高。
结合噪音的理解:噪音是在自己意料之外的时候,别人带给自己的一种信息,这种噪音对自己来说是良性的突刺,让自己一点点的解开世界完整面纱的一小步,但是是我人生能够往前走一点点的一大步。这种分析下来,就很具体了,分数一叠加,我的情绪也上来了,对于别人的分享,我不仅以后会看,还会主动的聊起来,并且基于适当的反馈,建立起来与分享者的连接,这个正好就是我们之间能够都感兴趣的东西所在,共同话题也有了。
虽然可能会也几个问题:
- 做这些事情会打破自己的计划===》 但是如果是把要听的内容放在自己计划之内的呢?
- 看的这些内容是自己原本不想看的 ===> 那不就是增加了自己输入的一些选题吗?
- 买这个东西好像不是我需要的或者是我认为贵了 ===》那不就是打破自己边界的一种可能吗?
不继续升级发酵,今天能有这个意识,就已经很不得了了,先把分享给我的内容,我去看完听完。并做出对应的反馈,哪怕是三个大拇指👍🏻👍🏻👍🏻
后记:
- 听完了第一个,故事型,内容都是特别优质的内容,新的突触已经产生了。我自己的微变已经发生了。
- 听完了第二个,分享型,病理性的,抑郁症,焦虑症,晚上睡觉脚登来登去的。都不是小事。需要去看医生的。身体明显不舒服的时候,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 所有让我不安的经历其实都在不断突破舒适区。
我努力方式好像不对-先有深度再有广度?
看到朋友圈 朋友发的这个图我发现:荣耀王者,巅峰赛高的话,一下就能加1600的战力!我自己打的话,加50-200之间。
我之前会追究一个指标;就是英雄角色战力的问题。我想把几个英雄都玩一玩。我也想让自己的英雄有很高的战力,拿到金牌银牌,所以我有时候会去打巅峰赛的最主要的心里原因。
提升战力最好的方式好像是:大前提:先达到更高的段位或者是更高的巅峰赛分数。达到这个目标就可以,不用去专门只玩一个英雄。如果喜欢只玩后羿也是完全OK的。比较大前提没有限制英雄而是段位。 达到这个大前提之后,就算是完成深度(更高的段位或者是更高的巅峰赛分数)之后,我随便玩其他的英雄,开始提升自己的广度,这个时候其他英雄的分数也会加的很快。同时在这个高级的段位里面,各个分路,各个英雄在如此的环境下,自己的技能成长的肯定会更快。比较天天打青铜局,脑子是会坏掉的。
同时我想类比的就是我的技术学习。结合我昨天提到过的先提升深度,再提升广度,这是一种大前提。心里有数了。
没诉求的时候提升主线深度(主动),有需求的时候提升支线的广度(被动)
感兴趣的时候提升支线广度(主动),没兴趣时继续提升主线的深度(被动)
吃黄焖鸡-是同事们社交的渠道
12:30 ,中午一起去吃的黄焖鸡,3 个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另外一个同事赶在了前面,买了 3 瓶饮料。
这个事情我们未曾聊过,但大家都有一定的社交经验,都会主动去买这些东西。有时我走在前面,也会买,这没什么好计较的。
在吃完饭回来上楼时,我内心不想上去,想在楼下再走半个小时,所以我没有上去。
整个吃饭过程,我没说太多话,多是聆听,该给反馈时就给一点反馈,也没透露自己太多信息。
有一个同事忍不住分享,他目前工作 8 年,说自己 5 年前就想搞副业,一直没搞,现在结婚了,也稳定了,房贷车贷都不用担心,准备继续搞副业。很庆幸他们能把这些说给我听,但我觉得在职场里把这个说出来,并非很好的聊天内容和话题。然后又聊了一些有的没带的八卦内容;
不管怎样,今天中午整体没什么压力,吃饭也没有负罪感。因为去吃饭的路上,我肚子就饿了。吃饭时也刻意明确目标,中午只吃一杯米饭,别人买了饮料就喝,菜也只吃这一份,不去加第二份米饭。这是保持一种平衡的饮食输入。
骑车回家
夜间戴墨镜,很酷的。哈哈
开始主动学习
2025年02月26日22:36:12,开始学习。
晚上不再继续写东西,去做事了。over。写东西等发散性的东西,适合在早上大脑活跃的时候。
没有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