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线
真实记录,无需美化 |
|
|
时间 |
动作 |
备注 |
0700-0830 |
早起:0702起来 |
早起-成功 |
0830-0925 |
通勤:听西游记-2《胄空形仙传》 |
|
0925-0940 |
打坐:🧘🏻,今天没听音频,手心向上 |
|
10.00-11.50 |
工作 |
|
11.50-12.30 |
吃饭:黄焖鸡 |
|
12.30-13.00 |
楼下:记录,遛弯 |
|
13.00-13.40 |
睡觉 |
|
|
|
|
18.40-19.30 |
下班:坐地铁回家的,路上听了几个视频。注意力不在上面,着急回家干活 |
|
19.40-20.00 |
吃饭:两个馒头+牛肉+羊肉+青菜 |
|
20.00-21.30 |
开始干活,基本上弄的差不多了 |
|
21.30-22.00 |
遛狗 |
|
22.00-22.40 |
开始弄双包,弄的差不多了 |
|
22.40- |
|
早起成功-第五天
0702起床成功
睡觉之前很明确的暗示了自己一下,要早起;
然后因为自己睡得比较晚,所以给自己定了三个闹钟
早起之后第一件事想的就是起来站起来把电脑桌上的手机关掉;
今天早上早起的好处就是有好多想记的内容都被自己给记录了下来;
在马桶上做了20分钟,也看了一些书;笔记记录了不少的东西;
马桶上读书-第四天
浮士德先生手中拿着剧本,吃力地走上舞台,喘着粗气。他手腕夸张地一挥,示意我的同台伙伴走到一旁。他顿了一下,擦拭眉上的汗水。接着,他让我读出男角色的台词,而他则负责我扮演的角色。我意识到,他想让我仔细体会另一个角色的内心,倾听他听到的台词,感受他对我说话时的感受。浮士德先生正在教导我在说话之前学会倾听。这个练习能让我走出舒适区——过去我只是记住自己的台词,现在我突然站在他人的立场中。更具挑战性的是,当浮士德先生扮演我的角色时,我必须带着深刻的反思倾听。他不是直接告诉我怎样表演,而且让我从他人的角度观看自己,感受自己,理解别人对我台词的反应,借此提升表演技巧。这是多么不可能,我在想。这个技巧要求你既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同时也能从别人的角度看自己。无疑,这个小技巧能培养一种自我意识,让我们“换位思考”,既从别人的角度看待事物,也能承受各种不确定感和不适感。在随后的职业生涯中——从第一次面试,到面对庞大的观众,到成为高级执行官,做出影响巨大的决策——换位思考的能力带给我惊人的效果。
今年读书刚开始读就读到了这一段话;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深深地陷入了思考;之前总是说让自己换位思考是自己别人的位置思考别人;我有没有过换位思考,换别人的位置,思考自己;在自己的位置也是思考自己;这样中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就是全面的,最起码是两面的;自己平时对自己的认知和认识也都是通过脑袋去想象的,自己是什么样;照镜子的机会都很少;照镜子的话是能够从眼睛中看到自己是什么样;叫做撒泡尿罩子或者是你也不照照自己;指的是别人中的自己和自己想象中的自己是不一样的。
这;很重要。
我深信,唯一像法国人一样说话——并且像法国人一样欣赏父亲喜爱的优质奶酪和葡萄酒——的方法,是在法国家庭中生活。我央求父母夏天能让我到法国一趟。
这样,我和其他留学生一起抵达了戴高乐机场。我们要在巴黎过一天,然后到全国各地的寄宿家庭中。穿过机场狭窄的走廊,走上自动扶梯,我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而当时我还不知道这次历程有多重要。我刚踏进未知的生活,既兴奋又害怕。
外国的寄宿家庭机制?我突然对这个感兴趣;我要去了解一下;之前总是听说外国人是寄宿别人家。
看到费用的时候;我瞬间明白了;又是一个富人消费的方式;提供保障的学生上学环境。
费用与福利
· 费用范围(以英语国家为例):
· 欧美国家:€300–€800/周(含部分或全部餐食)
· 新西兰/澳洲:NZD 400–$700/周
· 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约¥20,000–¥50,000/月
· 费用包含内容:
· 多数含早餐,部分含午餐/晚餐;
· 可能包含水电费、网络费;
· 需确认是否允许养宠物、使用厨房等。
运动第三天
晚上早上都做了
俯卧撑15个蹲起15个仰卧起坐15个平板支持15秒
关于平板支撑项目,今天是第一次做;在运动上有一定的建树的。
关于逆道的事情:思漩看到我在做俯卧撑和仰卧起坐的时候对我进行了指导;
第一个是俯卧撑说手的位置要在肋骨的附近这样好有效果;
第二个是做其他的运动的时候核心要收紧
第三个是让我做平板支撑;跟你说了一句对你自己减肚子的话会有很好的帮助;这个时候我绷不住了;我下意识的回击说:你做吧;(我当时感觉做这个很困难;但其实没有做,都是在害怕;
这一句话,瞬间让对方丧失了对我指导的兴趣和意愿。逆大道,影响到别人了;我现在想起来很不好;记录的时候现在是早上;我很困惑,为什么我会下意识的说出这段话?其次就是我感觉要正式的道歉和达到对方消除顾虑的地步才行。
道歉的话,华丽的辞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想表达如下几点;
一是反馈自己意识到了昨天的错误,说了不该说的话;应该是伤害到对方的情绪了;
第二是昨天晚上自己其实也有按照他说的去做收集核心,只是做起来比较吃力;
第三是今天早上做的时候也在用核心收紧的技巧;
第四是后续,还有需要优化的空间;后续可能还需要你的帮助;我自己也会去寻找一些专业的建议,来让自己的运动更加高效;
西游记-2
第一集听完还有一天有意思,第二集继续当故事来听,知道讲的大概是个什么;以及以什么方式在讲述故事
打坐方式:静坐,手心向上放膝盖上,即可
顺:顾虑的事情要fix掉
持续的时间越久;全程都是煎熬😩对自己没好处
拖延并不好;享受快乐的同时;还要享受痛苦;
作为新人也是:快乐的同时;伴随着恐惧。
年终绩效要打了,我的总结不能不写,明天截止提报,今天得写完。现在就写
30分钟,完事。可以交付了。不忘这里放了,有需要脱敏的内容。
写完刚好吃饭去。心里的石头已经落地;一起吃饭的人还在顾虑要写年终总结的事情。
我的这个决定原本对我来说是天大的顾虑,现在已经没有了。
他们不解决的话,会持续顾虑,并且最终,差距就是这么大。
也是告诉自己,顾虑的事情要FIX掉。不然会一直伴随着。
顺:吃饭黄焖鸡买汽水
三瓶饮料背后的人情世故与社交准则;
今天聊一聊工作场合与同事们一起吃饭背后的一些人情世故与社交准则。聊的内容依据自己真实发生的经历来进行总结,不去扩展额外的念头和幻想没有发生的事情。
第一个案例是 3 瓶饮料的故事。如图,3 瓶饮料是一位新加入我们的同事买的。一起吃饭,今天是他买的,因为这大概是他第三次跟我们一起吃饭。前两次吃饭的时候,一般都是我和另外一位同事主动去买 3 瓶饮料。没有说这次是你,下次是我,谁走到前边谁先买单就是谁。这是一个比较默认的状态。今天他买单之前就优先走到我们的前边。我能看得出来,他是刻意意识到要主动走在第一个上面,并且加快脚步去先买饮料的。就这一个举动,我知道他是一个跟我一样的人,最起码是同频的人,知道人与人之间吃饭的你来我往,有来有回。
在此之前,曾经也是 3 个人一起吃饭。但是第三个人已经好久没有跟我们一起吃饭了。我们也没有主动去喊他一起吃饭。因为自从跟他一起吃饭开始,他都没有主动买过这一个饮料。这是他个人性格的问题,我不做评价。但是这样的动作和举动,往往就注定了这样的结果。潜移默化之间,可能一个人被排除在外了,也并不知道原因是什么。
这背后一定涉及顺道和逆道的问题;
顺:环境不一样仅此而已
今天中午去吃的黄焖鸡,吃完饭就 12 点半。鉴于昨天 12 点半已经在公司楼上,到一点之间刷了半个小时的微信短视频。感觉时间被浪费了,没有顺着自己真实预期的事情发生,自己心里很不爽,也有一些负面情绪。
今天走在楼下的时候,可能是由于昨天有了这样的体验,也可能是自己内心的一些顺从思想。走到楼下,没有上去。虽然中午现在不用跟谁打电话,也不用非要记录一些什么,但是选择不上去。选择不上去的原因,不是因为有什么内容要记录,而是因为没有上去,所以才有了东西可以记录,有了时间可以记录,有了空间可以记录。是这个空间影响了最终的结论和走向。
再拿昨天来说,如果上去了,坐在工位上,能选择的事情就只有看书,或者是安静地做一些事情等等,在自己认知范围之内,能做的事情好像也只有这两个。但实际选择的就是刷抖音或者微信视频,然后去懒散地睡觉,因为这就是在当时环境之下的一个选择。
现在也记录了有两个三分钟了,文字也有好几百字。这两个话题就是因为在楼下,在楼下仅仅是走一走,脑海中就出来了一个念头和两个念头。思想的揉捏和文字的输出就这么形成了。
外面的空气虽然有点冷,这是外界对我的一个影响。现在在记录的过程,让自己的嘴不发声,视觉看到文字的产出,竟然忽略掉了冷的存在,只是摸了一下自己的脸蛋,凉凉的,皮肤是凉凉的。
仅此而已。也说明了一件事在什么场景下去做什么样的事儿。天时地利人和讲究的不是说光天使就好,而是天使地利的同时人也要和三者要有,然后就会有缘分的发生就会机缘的柔和。
顺:逛盒马
拍的这个是特色的帝王蟹,1399 元,一只 2.5kg。我在干嘛?我绕着盒马超市转了一圈。为何绕着河马转了一圈?因为我在遛弯儿,走到了盒马楼下。盒马就在我楼下,我走到这里,我都要进来走一圈,因为我是盒马的员工。进来走了一圈,看了一下现在河马的布局,以及我们每天从研发的角度去思考的一些问题,好像都切实地发生在现实世界里。
人在家里的时候,要使用盒马 APP 购物,现在使用的盒马 APP 里面就有我开发的东西。在门店里走了一圈,看到店员们使用的一些工具、电脑上面的一些平台,还有整个软件系统,这不就是我们开发的吗?好熟悉。走在盒马店里面,看到店长带着一个盒马的工牌,他的工牌和我的一模一样。没错,我们就是一个公司的,哈哈哈哈哈哈。
在盒马转了大概 10 分钟,10 分钟就把一个小的盒马超市逛完了。这是一个小店,但五脏俱全。在里面逛的时候有一种自豪感,是属于自家员工的那种自豪感。没有消费,就出来了,没有什么需要购物的。但是去河马逛一圈,这是我这两年在这个地方工作,第一次目的这么纯粹,就是为了逛一逛。就是为了遛弯儿,没事去了,诶,这有个盒马,要不进去看一下。其实我也可以进一个华为店、茶颜悦色、霸王别姬、星巴克这种有店面的,我都有空的话可以进去转一转。 所以说,一个人,随时都可以有事不会没事做。只要并非什么都没做做。只要一开始,命运的齿轮就会转起来,人生的轨迹就会动起来。
顺:午睡
到点;睡觉
顺:作为新人我要想要打招呼
哈喽哈喽,我是刚来商详的服务端开发,和您打个招呼先认识一下。本次迭代 XXXX 的三个需求, 服务端是我这边开发。
同时给四个端上的开发打了招呼:IOS,安卓,鸿蒙,小程序。 服务端提供一个接口,要和端上四个人对接。也要和上游提供数据的人对接。
虽然打招呼语都很简单,现在是都打了招呼了。我的打招呼的心也就放下了。通过每个人回复的内容和响应程度,我已经大概能够评估到每个人 合作起来是否顺利,已经每个人预计会对我的态度是如何的有了初步的定论。但是不以貌取人,也不带有色眼光的看别人。他们只是我的同事,合作伙伴,允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自己的方式。
顺:新任务下来给我带来了焦虑
15:45 下来透透气。下来主要想聊一个话题,就是关于拖延和顾虑的事情。我应该怎么面对?主要是关于顾虑。任何会让我产生顾虑的点,都想聊一聊。
首先第一个。刚才经历了需求评审。我作为新人在这个新岗位上面进行需求评审。对我来说,内容都是未知的,学习成本比较高。但是,新人也有一定的学习空间和 buffer 的冗余。如果出错或者效率没那么高,是能够被接受的。这是我第一点顾虑的地方,我下意识、出于本能地担心自己搞不定,因为不熟悉,所以就会产生顾虑。这是我现在主要的顾虑。
袁泉。在我面前是一个石头。我要跨过他。所以我第一个要分析的是,我的顾虑是真实存在的吗?顾虑的点是真实存在的吗?很明确是存在的。那就是有完成不了的风险。但是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我的行为和措施来避免吗?首先第 1 点,我顾虑的是我对这一块不了解。那我现在有时间,也有人可以问。我要明确自己具体哪里不了解,如果连自己哪里不清楚都不了解,也问不出来问题的话,这个困惑就会一直伴随着我。这就是我的第一点。我顾虑什么,就把它明确写出来,如果是业务上的事情,,是有师兄可以只管往上问就好帮忙带着去打消我的顾虑和疑问的。
然后对于第 2 点顾虑,如果是因为交付时间的问题,那我感觉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是有的,是可以为自己争取这个时间,或者为了保证项目准时上线去申请。 申请延期上限,或者申请师兄进来一起协助开发,或者申请周六周日加班,通过自己的加班时间来补偿,保证项目不上线,这也是为了最终目标负责。
后边的这几种方案,我在这 3 年的工作经验中都经历过。并且,自认为每次都处理得很好、很到位。因为从责任心和积极性方面,我是没问题的。
所以总的来看,现在经过以上两点的分析,我最担心的是现在下意识想要拖延的问题。因为今天是周二,本周还有 3 天的开发时间,这 3 天的时间是留给自己去了解这个系统,对本次要做的内容进行梳理的。因为这 3 天之内,上下游跟我对接的接口也是提供不到的。那这些时间我能做什么,就决定了我下周是否能够准时交付。因为如果这剩下的 3 天我持续摸鱼,或者没有投入到工作上。那下周一当人家跟我连调的时候,我再去了解这些内容,时间成本一定不会少,也不会因为马上就要交付、时间剩的不多而提升我对这个系统的了解程度,只能还是用同样的时间去换取同样的了解程度,只是时间更为紧迫,让自己处于一种焦虑紧急的状态,那种状态下情绪怎么可能会好呢?
说到这里,我的心里已经明确了。我接下来具体要怎么做:第一步,理清楚我的需求清单;第二步,对需求清单做问题拆解;第三步,对于需求中涉及到的内容,通过系统了解,找到对应代码的位置;第四步,过程中如果有疑问,记录下来,然后等到周四晚上这个时间点,向师兄寻找帮助,把迷惑的地方解答一下。总的来说就是不拖延就好。
我感觉自己能够说到这里已经是一个顺道的事情了;如果这三天继续选择时,不投入到工作上,明明能够争取的时间给释放;去做一些并不紧急的一些个人喜欢的事,反而是一件逆道的事情;怎么做?我的心里已经很明确了,也很具体。聊到这里这里我的顾虑已经解除了;希望在需求上的时候,自己能够对本次任务做一个复盘,从个人的角度复盘个人的感受。
记录一个待办;下周四发布后复盘本次需求
晚上回家加班
路上人形机器人让我大受震撼。
晚上的饭是真好吃
到家继续干活
不记录了,22.44,发文章。
没有回复内容